用户注册
用户名:
姓名:
单位:
手机号码:
职称/职务:
身份证号:
邮箱:
密码: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手机号码:
*注册邮箱:
企业经济性质:
企业类别: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注册资本:
固定资产:
企业人数:
上年收入:
传真:
公司网址:
法定代表人姓名:
法定代表人职务:
法定代表人电话:
对接负责人姓名:
对接负责人职务:
对接负责人电话:
对接负责人邮箱:
企业联系人姓名:
企业联系人职务:
企业联系人电话:
企业联系人邮箱:
企业简介:
入会推荐人姓名:
入会推荐人单位:
入会推荐人电话:
入会推荐人职务:
上传资料(必传,LOGO尺寸:160*200):
上传企业logo
上传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盖公章扫描版/JPG版)
上传入会申请表盖公章扫描版/JPG版)
用户登录
 
首页 > 资讯 > 协会新闻

跨越太平洋的重逢:美国PCI资深委员Kim Seeber再访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

发布时间:2025-08-13 10:56浏览次数: 27

时光改变,情谊不变

共话行业,赋能发展


8月12日下午,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朋友——协会首位外籍专家、美国PCI协会资深会员Kim Seeber先生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龙玉峰、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灿华,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五级其他管理岗岑岩协会副会长、轮值总工、深圳市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谷明旺,协会轮值总工、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赵晓龙,协会轮值总工、市局装配式建筑专家库资深专家唐勇予以热情接待,座谈交流期间,双方围绕中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路径、技术推进、创新发展话题热烈交流与深入探讨,气氛热烈又温馨。

 

▲合影留念

 


01 故地重游  共话行业变迁

 

协会首位外籍专家、美国PCI资深委员Kim Seeber先生表示,再次走进协会,这份重逢的温暖难以言表,他深情回顾了与协会以及深圳同行友好交流的点点滴滴,并表示,协会在职称评审、工人实训、标准制定上的开创性工作,为行业树立了真正的标杆。同时展示出前瞻视野:从预制技术到‘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这种拥抱变革、引领未来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希望PCI和协会之间的这座“友谊与技术之桥”能更加地坚固和宽广,也相信,“深圳经验”与“全球经验”相结合,将为建筑产业化描绘出更美好的蓝图!

 

▲协会首位外籍专家、美国PCI资深委员Kim Seeber先生


 
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龙玉峰向Kim Seeber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Kim Seeber先生担任协会外籍专家期间为协会以及行业发展做出的非凡贡献表示真挚感谢,他向对方简要介绍了过去几年来深圳新型建造领域的发展概况以及取得的累累硕果,并表示,时光荏苒,六年前我们讨论的还是预制构件生产技术,如今已迈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阶段,期待此次深入交流、彼此交互、携手共创新型建筑工业化美好未来。


 
▲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龙玉峰

 

 

02 情系鹏城  共筑未来之基

 

时光回溯到2019年9月,Kim Seeber先生在第二届装配式建筑发展国际(深圳)高峰论坛的主论坛上进行了“市场·技术·产品——美国建筑工业化的思维逻辑”的主题分享,这位拥有40余年结构工程经验的国际专家,以其深厚的专业造诣为深圳建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崭新思路。

 

六年后的重逢,会议桌上的话题聚焦于深圳建筑产业化进程的巨变,大家围绕深圳与国外的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创新实践、面临的挑战等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话题深入交流、热烈探讨。

▲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五级其他管理岗岑岩

 

▲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灿华

 

▲协会副会长、轮值总工、深圳市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谷明旺

 

▲协会轮值总工、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赵晓龙

 

▲协会轮值总工、市局装配式建筑专家库资深专家唐勇

 

03 桥梁人物  半世纪中国情

 

 

 

Kim Seeber协会首位外籍专家、美国PCI资深委员

Seeber先生1949年出生,是一位屡获殊荣的咨询工程师,在美国多个州拥有注册执业工程师资格,他于1972年和1974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并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Seeber先生是美国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协会(PCI)的资深委员, 也是美国混凝土协会 (ACI)和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的专业委员。过去的50年来,Seeber先生专注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分析与设计,他先后作为学者、设计工程师、工程经理以及总经理在预制结构现场工作,工程业绩遍布多个国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1985年,他在T.Y. Lin(林同炎)台北设计顾问公司工作,主持台北大型快捷交通枢纽系统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Seeber先生是《PCI设计手册》第四版~第八版的编写委员,并担任第六版的编委会主席和PCI技术委员会夹心墙板专业委员会主席,期间主编了《夹心墙板先进技术设计手册》。目前是美国海岸咨询顾问公司(Seaboard Services )的合伙人,该公司从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方案优化和详图设计,也是CRH集团旗下Thermomass™夹心墙板和预制技术的总顾问。

 

Seeber先生自2007起自费来华超过40次,行程遍布中国主要大中城市,在中国建筑工业化相关的行业峰会和院校进行了上百场演讲报告,致力于向中国的行业主管、专家学者、设计师、预制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传授美国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协助和指导中国工程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效率和经济性。

 

Seeber先生于2012年被山东万斯达集团和深圳现代营造聘为预制技术总顾问,2015年被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BIAS)聘为首位外籍专家,并为BIAS协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建议,Seeber期待与更多有志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推广的行业组织或大型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并推动中美预制和预应力技术的合作与发展。

 

Seeber先生写过一篇名为“Some Thoughts on China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Moving Forward关于中国推进工业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文章,其观点前瞻有深度,令人深思,一起去阅读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