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明旺:《新营造·锐思想》建筑的工业化随想
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深圳市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参加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及《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图集》编写,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保障性住房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集成指南》编写成员,主持完成《深圳市住宅产业化新型结构体系与建造体系》课题研究,担任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预制混凝土构件分会副秘书长、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副会长及资深专家、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工业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建筑的工业化随想
大自然免费赐予的阳光、空气和水孕育了生命,人类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在“衣、食、住、行、用”方面创造了美好的物质生活,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其中,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绝对主力,如何提高建筑质量和寿命、减少消耗和污染,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技术、保护地球环境,已经是全社会达成的共识。
纵观近200年来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是科技进步和工业化对于生产力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但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在国内也是如此。“衣、食、行、用”都因为科技和工业化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惟有“住”的行业,不但生产过程依然以传统手工为主,工业化严重不足,而且普遍存在“农民化”的特征,这一行业现象值得思考。
营造即建造,建设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才能达到预定的建筑目的,由于参建各方职责不同,对质量、进度、成本三大目标的理解也不同,要通过技术和决策解决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还要精通设计、材料、施工方面的人才进行指挥和监督,以控制质量、安全、成本。但由于国内设计和施工已经分化,技术和管理成为了平行而不交叉的两个行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鸡同鸭讲”难以协调,严重地影响了三大目标的实现效果,也降低了建筑的寿命。纵观数千年的营造史,留下的经典建筑只是少数。
“工业化”具有标准化设计、流程化生产、机械化制作的特点,在产品设计、物料供应、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如果采取批量化生产,就可能进一步降低物料消耗节省成本,这在各行各业都已经得到了证明。虽然建筑不同于其他产品,具有惟一性,但只要灵活运用,采用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和建设流程,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同一套图纸,就可以做到建筑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国内外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工业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营造方法。
国内建筑和房地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一味地依靠“以包代管”的管理方式和传统手工为主的建造方法,显然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也与发达国家的建筑工业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再加上“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我国建筑业必须要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建筑工业化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建筑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的自我革命,从生产力角度需要整合技术、资本、管理要素,从生产关系角度需要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来协调发展商、设计者、施工者、供应商、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从市场角度需要找到“多、快、好、省”的解决方案,因此,把握正确的目标追求、发展方向、技术手段以及可以利用的资源和能够承受的代价,是我们大家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营造》将成为同行们互相学习和沟通的新平台。
《新营造》的“新”体现在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从《新营造》的刊名看出了国内建筑业自我革命的精神,是一个展示“技术和管理相融合”的新平台,我期待能从中读到全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成功的案例,也希望能给广大建筑房地产业者以新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