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建国院士谈装配式建筑
目前我国已经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钢结构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您对目前装配式建筑特别是高层和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结构有什么看法?
聂建国:你的这个问题很有针对性,我国目前的高层和超高层预制剪力墙的钢筋配置特征是不太适合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式剪力墙的技术难点之一就是套筒连接,由于目前装配式剪力墙仍然沿用现浇剪力墙的设计方法,纵向分布钢筋数量多,装配过程中数量较多的纵筋套筒连接对中难度大,潜在安全隐患增大,其实剪力墙横截面中部的纵筋对抗弯的贡献不大,可以考虑配置较粗的纵筋在横截面的两端,简化了构造,有利于套筒连接对中,只有简化构造和方便施工,才能推广应用。现在我们正在研究超高层建筑( 如高度超过100 米)的装配化问题,比较研究表明,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应该是一个合理选择,钢管混凝土柱加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组合楼盖可以用叠合板组合楼盖或利用钢梁作为支撑现浇混凝土楼板,既有利于工厂化制作和装配化施工,又有利于实现结构的高性能。剪力墙可以采用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施工非常方便。如果采用混凝土剪力墙,不一定非要预制装配,或许利用先进施工工艺可以同样取得装配施工的效果。目前既有的装配式剪力墙从构造和受力方面仍然有值得进一步优化的空间,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和发展。
请您谈谈在装配式建筑中应该如何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和灵活应用?
聂建国: 其实说白了,钢 —混凝土的组合结构本身就装配化程度高,另外它本身就可以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的各自特长,利用钢 材受拉、混凝土受压,材尽其能。例如钢— 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楼盖,钢梁上搁置混凝土预制板,再在预制板上做后浇层,预制板既作为模板,又作为混凝土叠合楼板的一部分参与楼板的受力,还作为叠合板组合梁的翼缘参与叠合板组合梁的受力,可以节省脚手架和模板,可以实现预制装配和快速施工。 我们一定要结合国情独立思考,要勇于创新、科学创新。坚持“不唯书、不唯他、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我们研发的“抗拔不抗剪”技术可以解决组合结构负弯矩区的开裂难题。创新对于国家和行业都非常重要,针对建筑业,可以这样说,创新是高性能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仅包括科技、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创新,同样也包括机制和理念的创新。
我国现阶段的设计和施工基本是分开的,造成了很多问题,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指导意见?
聂建国: 是的,现在做设计的只管自己的设计图,考虑简化施工和施工可行性相对较少,而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也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往下做,劳心劳力、耗材耗时地去补救。比如,现在施工单位拿到施工图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包括一些施工很难实现的具体问题,有些问题设计人员可以解答,有些问题属于设计人员并不清楚施工工序,为了面子,设计人员很不情愿修改设计图纸,结果是大幅增加施工措施费,埋单的是业主,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设计施工一体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院和施工单位应该紧密配合,加强沟通,设计施工图阶段需要施工技术人员的 参与,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图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我认为,一个好的出路就是推行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设计和施工绑在一起,有利于设计跟施工的沟通和交流。一个建筑,不管它是装配化施工还是传统施工,它都是一个工程,要根据它的特点去合理设计,能简化就简化,能优化就优化,减少交叉节点,简化施工工艺,请记住,结构和构造越简单越好,节省人工和造价。
文章内容摘自《新营造》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