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深圳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践与探索》——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凡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凡于2018 年6月22 ~ 23 日在上海“2018 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产业高峰论坛”做了题为《新时代深圳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践与探索》的发言,提出深圳应积极构建系统全面的政策体系,发展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同时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深圳实际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
下面是张局长演讲的全部内容,各位看官接好了~
《新时代深圳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践与探索》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凡
尊敬的吴志强副校长,尊敬的欧进萍院士、岳清瑞院士,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受邀参加本次高峰论坛。首先,我谨代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以及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们提供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标杆和榜样。同济大学依托自身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和产学合作开放平台,强力推动了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借此机会,我也结合深圳的实际,向大家抛砖引玉,介绍深圳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以政策支持、标准建设、示范带动为重点,探索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道路,全市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快速增长,年度新增装配式建筑项目面积,从2015 年的48 万平米,增长到2017 年的600 多万平方米,三年时间增长了11倍,万科集团等8 家企业荣获“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称号,数量在大中城市位居第二(第一是北京,共10 家),占全国产业基地总量的5%。2017 年,深圳被住建部认定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政府引导,构建系统全面的政策体系
在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出现了发展方向不清晰、体制机制不健全、市场产业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我们出台了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规划,以及《关于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打造城市建设精品的若干措施》(质量提升24 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将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推进城市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予以大力推进,提出到2020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过30%,力争达到35% 的目标,提前五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规划建设目标。
二是强化刚性约束。明确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并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逐步覆盖;政府投资项目率先推广高标准的装配式建筑,引导社会投资项目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
三是加大政策激励。对政府投资项目,明确增量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对社会投资项目给予3% 的建筑面积奖励、提前预售、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政策实施后,先后有8 个项目申请建筑面积奖励,计划奖励面积超过1 万平方米,如果按照深圳房价每平方5 万元来计算,相当于奖励了5 亿元;有20 个项目享受了提前预售政策,项目至少提前两个月进行销售,大幅降低了企业财务和时间成本;对4 个示范项目分别给予200 万元的财政资金补贴。
二、强化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深圳实际的技术路线
按照国家技术标准,高度超过100 米以上的建筑,主体结构的承重部分无法采用预制构件。但是深圳土地面积十分狭小(1997 平方公里,不到上海6340 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现阶段建设项目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为主。针对这一实际,我们探索出适合深圳实际的技术路线。
一是不片面追求预制率和装配率。改变了过去简单地用预制率和装配率来评价项目的做法,将“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人工、节能减排”(两提两减)作为衡量标准,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避免过于追求主体结构的预制率和装配率。
二是从主体结构的装配化向全面延伸。深圳结合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即将发布《装配式建筑认定规则》,从标准化设计、主体结构工程、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机电、信息化应用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技术
评分项。该认定规则更加着重于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全过程的技术系统集成,将实现从主体结构装配化,向机电设备、装饰装修装配化的全面延伸。三是坚持“一项一技、一企一策”的原则。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和不同企业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装配式技术实施路径和解决方案。比如,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领域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先发展水平构件,再发展竖向非承重结构,最后发展竖向承重结构,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在钢结构领域,充分发挥钢结构强度大、自重轻、刚性好等特点,重点应用在超高层大型公共建筑、大跨度工业厂房中。
三、强化项目示范,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
将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落地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实实在在的项目释放市场需求,发挥精品示范项目引领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创新,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裕璟幸福家园项目。这个项目是深圳首个采用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了“全员、全专业、全过程”的BIM 应用,共有3 栋高层,建筑高度最高95.9 米,采用了装配式剪力墙体系,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承重墙、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等,预制率超过50%,装配率超过70%。去年住建部在这个项目召开了全国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提升经验交流会。
第二个是华润润府三期项目。这个项目是全国建筑高度最高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项目,共有6 栋超高层,建筑高度最高达到182 米。采用装配式内浇外挂体系,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外墙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等,预制率达到18%、装配率超过50%。通过作业标准化、专业协同化、节点精细化、体系创新化、施工管理信息化、质量管理可视化等方式,全面提升项目开发效能和建造水平。今年4 月广东省住建厅在这个项目召开了全省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会。
第三个是长圳项目。这个项目按照住建部“一体两翼”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思路制定了实施路线,采用成熟可靠适用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一体”与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BIM 技术“两翼”相结合。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5 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不少于9600 套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6 月15 日已全面开工。该项目是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筑各类技术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将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高度建筑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即:对于100 米以下的住宅,采用双面叠合剪力墙和灌浆套筒剪力墙结构体系;对于150 米的超高层,采用铝模现浇+ 部分预制构件的结构体系;对于钢结构住宅示范楼,采用模块化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体系;对于停车库,采用双T 板装配式楼盖结构体系。这个项目不仅将成为我市装配式建筑的新标杆,也将是绿色建筑、智慧建筑和健康建筑的新探索、新示范,展示智能建造和智慧使用技术的新标准,体现新时代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引领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的未来。
四、强化市场主导,发展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
随着我市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大规模落地,企业的信心得到极大地提振。我们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整合了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勘察设计、生产、施工、咨询服务、运维等上下游企业,同时充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较成熟的产业配套优势,推动全市预制构件生产走上集约化发展道路。2017 年,全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300 多家,从业人员约10 万人,建筑业增加值超过100 亿元,市内及周边的预制构件产能近500 万平方米,包括深汕合作区在内的多个预制构件厂也正在筹建或在建过程中,预计供给深圳的预制构件产能将进一步翻倍,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布局日益完善,集成度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深圳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已走出深圳、走向全国,发挥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比如,万科集团在全国65 个主要城市的装配式建筑面积累计突破4000 万平米,中建钢构在江苏、湖北、四川、天津等地,投资设立了五大现代化的钢结构制造基地,年产能超过120 万吨。
五、强化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发展路径已定,关键是人才。我市通过全方位、多途径,持续提升行业人才质量,有效补齐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人才短板,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我们依托立得屋、有利华等骨干企业和产业基地,建立了全市首批十大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目前在册的讲师超过50 人,计划每年可培训人员超过2 万人,切实推动建筑劳务工向职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工人转型。经过实训后的工人在就业、薪酬标准方面更具优势。我们还在国内率先创设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职称,2017 年启动了初中高级装配式建筑工程师的评审工作,经过严格评审首批共有4 个高级、2 个中级获得了职称证书,未来将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不同梯级人才队伍的需求。成立了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包括了16 名院士,积极发挥院士智库作用,其中孟建民院士联合中建科技公司在深建立了院士工作站,重点开展装配式建筑前瞻性课题研究工作。
尽管我们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与上海等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技术上仍有不少难题需要重点解决,比如,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存在超大型预制构件难以运输和吊装、预制构件关键节点的连接可靠度检测手段缺乏,预制构件连接部位保温隔热效果较差等问题;在钢结构中存在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配套的内外墙体系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后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都一定程度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持续深度发展。
当前,深圳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奋力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我们将以参加此次高峰论坛为契机,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衷心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深圳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我们也愿与各位一道,以更大的担当,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共同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 周年。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编者按:
为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交流,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推动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乃至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同济大学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业内多家重量级企事业单位,于2018 年6月22 ~ 23 日在上海共同主办“2018 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产业高峰论坛”。
该论坛以“融合与创新实践可持续,推动建筑产业化发展”为主题,设置一天的主论坛和一天的3 个分论坛(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分论坛、技术分论坛以及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分论坛)。邀请多位行业权威专家、领导、产业领先者共话装配式建筑实践中的融合与创新,搭建交流行业信息、推广技术应用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本次论坛特别开辟企业展示区,拓展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合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