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吸睛“两会”瞬间
首次明确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主管部长记者会强调、多名代表委员齐呼吁……在刚刚圆满闭幕的两会上,“装配式建筑”、“建筑产业化”或为备受国家领导人及主管部门高层屡次提及的热门词汇,颇受各界关注。可以说,两会期间成为了“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的密集亮相舞台。随着国家最高层面的重视,有理由相信,建筑工业化将迎来新的蓬勃发展。
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建筑工业化”在两会期间的“精彩瞬间”。
3月5日
“装配式建筑”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3月15日
陈政高:大力推进工厂式建筑、装配式建筑
在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答深圳卫视记者,指出建造方式也是建造过程的一个方面,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工厂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工厂生产各种件儿,然后到现场进行组装,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也会节约成本。
代表委员建言
侯淅珉代表(安徽省住建厅厅长):建议把发展装配式建筑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国建筑单位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全国人大代表侯淅珉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把发展装配式建筑上升为国家战略采取综合措施,实行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通过政府项目示范、政策支持等,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周绪红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大力发展钢结构,推动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首先,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成立钢结构发展联席协调机构,统筹钢铁、建筑、房地产、装备制造、建材行业发展,将发展钢结构作为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予以政策支持。其次,要促进钢结构住宅在小城镇、新农村建设与中高地震烈度或建材资源贫乏地区推广使用。再次,要通过关停并转等去产能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成度和企业竞争力,推动钢结构产业发展。最后,要加强技术创新,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形成钢结构理论攻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机制。
郝际平委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实现建筑行业“三位一体”新模式
在郝际平看来,钢结构建筑最有条件率先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并起示范作用。“我们绝不能按部就班地走传统发展的老路,而必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逐步实现可自律操作的智能自动化建造系统,完成向大产量定制建造方式转变,并实行菜单式订购。”